年會的活動很滿很充實
除了中午有稍微長一點的休息時間
活動是從早上九點排到晚上八點
待活動全部結束常都到十點以後了
這麼密集豐富的安排
卻不會聽見有人抱怨累
總是見到大家忙碌的在場地間穿梭
去參加自己感興趣的sessions 討論事情等等
多認識不同國家的老師 尋求合作可能
也是很重要的
所以總會一直談話談話 social就對啦~~
不管排隊取餐 吃飯 參加session時
都可以和旁邊的老師開始談
大家即使來自不同國家
似乎都有相同特質
這是iEARN年會很特別的氛圍
和我參加過的研討會非常不同
iEARN人友善溫暖 願意分享 有尋夢的熱情
聊起來很愉快
有時還會聊出奇遇
我就談著談著
談出一位加拿大老師要帶我們遊Barrie
這就待後續再說啦
不只老師忙social
學生也是啊
有一天吃飯時
Doris指了指要我看
老大正排隊要取餐
就和後面一位Muslim女孩聊起來了
我遠遠看著他們有說有笑
再掃到旁邊另一排隊伍
喔~~喔~~~
其他台灣孩子也一樣啊~~
冠儒尤其厲害啊~~
大家都很有iEARN人的特質呢~~~
出發前
我已先將年會議程研究過了
參加年會我的目標是
多了解科技融入教學的運用及技術
多了解自己計畫想做的專案
觀摩他人的專案進行方式
這又可以分為宏觀的整個地區 整個學校 整個年級的推行
以及老師個人的教室運用
Learning circle & GTP專案也是我想多了解的部份
目標這麼多
我很貪心啊~~
用這樣的標準
開始勾選自己想參與的sessions時
發現除了4場plenary sessions
其他場次都是同時間同時有4-5場sessions在不同地點進行
想聽的場次很多
有時同時有數場想聽 真難抉擇
尤其是整個minds on media我都沒參與到
即使時間都沒浪費
我還是希望可以學更多
年會結束時
一方面我覺得full
新事物為我帶來滿足感
卻又覺得empty
我還有許多事要學未學 要加油啊~~
年會結束時老師們要寫出參加sessions的心得
我選了三場如下
工作坊名稱:Talking Kites |
摘要 此工作坊由專案主持人Ruty Hotzen( iEARN Israrl) 說明專案進行方式,並展示去年各國參與專案的成果。Talking Kites是由參與專案的各國學生製作風箏,在約定的一天共同放風箏,以照片或影片紀錄活動過程,上傳到專案forum與大家方分享,完成的風箏可以寄給Ruty,讓她帶到年會展示。風箏製作的主題很多元,由帶領的老師決定,可以讓學生運用新學的單字寫詩,可以是特定人物,可以是文化分享等等,學生們可以透過不同主題互相了解。 |
心得 Talking Kites的進行方式頗適合台灣的學校參與,期程不會很長,主題富彈性,需要運用的英文也不會複雜。尤其是製作風箏、放風箏是一項有趣的活動,我們的民俗也有放風箏,運用風箏為媒介我想可以引起學生參與專案的興趣。Ruty教了簡易的製作風箏技巧,現場也展示一些孩子製作的風箏,看來都不複雜。老師的責任在於思考主題,讓自己的教學主題運用專案傳遞出來,讓學生可以經由主題分享去和國外學生交流,這才是專案目的。 |
工作坊名稱:Global Teenager Project |
摘要 此工作坊由Slovenia的數位小學老師共同發表參與GTP的心得。Slovenia的小學除了少部分是共同課程,其餘的教學老師擁有很大的自主權,期初自訂教學目標及內容,因此這幾位老師以GTP的learning circles為課程主軸,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。課程內容涵蓋範圍很廣,從認識國家,製作手工藝,英文學習,環境議題等等,同時也尋求家長協助,共同指導孩子參與專案。學校校長和專案團隊一起來到工作坊現場,可以看見學校行政給予很大的支持。 |
心得 發表的老師表示參與GTP很有壓力,每一項工作任務都有完成期限,要不就要被提醒,能順利完成這麼多活動,家長協助及學校校長行政上的支持是很大的助力。聽完發表老師的感想建議,在場的老師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,還給到場的校長掌聲鼓勵。不同國家的老師做專案的困難都是一樣的啊,孤軍奮戰最是辛苦,行政的一點支持就是幫大忙了。這幾位Slovenia老師很有活力及創意,在他們身上可以感受對教育工作的熱情,有這麼投入的老師,難怪學校如此支持了。 |
工作坊名稱:Youngcast Project |
摘要 此工作方式由Sergi Roura (iEARN Spain) 發表透過聲音或影片錄製讓配對班級學習外語。班級錄製影片都是以雙語呈現,例如以自我介紹為例,西班牙母語班級要學習英語,就以英語自我介紹,但字幕有英文及西班牙文。配對的班級是英語母語要學西班牙語,以西班牙語自我介紹,字幕也有英文及西班牙文。專案目的是要幫助學生第二語學習。此專案有自己的專案網頁,也有開辦教師工作坊,教老師製作影片技巧,但目前以英語、西班牙語交換學習為主。 |
心得 專案概念類似交換學習語言,目前這項專案還沒有中文及英文的交換學習配對。個人感想是較不適合參與,學習外語方式很多,以錄製影片上傳的方式來學習外語,可能會因為處理影片需花許多時間,減少真正學習語言的時間。且只是錄製影片讓彼此觀看,缺乏互動機會。不過這項專案網站上有不少值得參考的資料,可以去看看,老師若學會影片製作等影音軟體運用,對進行其他專案同有幫助。 |
有些場次無法參加
很期待看其他人的心得分享呢
這次很高興和One Day in the Life的專案負責老師Chris Baer相見歡
Doris在午餐時先幫我引見
他人很nice
端了午餐就過來一起吃
我也謝謝他總是即時給老師們協助
隔天去參加One Day的session
Chris展示許多世界各地學生的作品
包括鳳新高中一張超有意思的照片
瞬間捕捉調皮的同學
厲害啊~~~
要做好這項專案
相機要隨時帶著捕捉精采鏡頭~~
這個專案我還會繼續做下去
看看別人
我們也要來思考未來做法
明年在台灣是否可以辦個展覽之類
現在類似的生活紀錄活動越來越多
7/14 youtube才剛有一項活動
請大家上傳7/14的生活影片
有創意有趣的影片會被收集完成一部紀錄片
如果我們收集世界各地學生考試的影像成一部短片呢??
Chris提到最近一項October 10紀錄活動
聽著聽著我覺得我得精進自己的影像拍攝及處理能力了XDDDD